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青岛之夏”音乐节对青岛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3)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音乐节对城市艺术、文化的影响 (一)保护传承传统音乐 由于青岛的历史与地理所致,青岛采用音乐节的模式,与城市独特地理环境共融,配合旅游

四、音乐节对城市艺术、文化的影响

(一)保护传承传统音乐

由于青岛的历史与地理所致,青岛采用音乐节的模式,与城市独特地理环境共融,配合旅游产业的底蕴,以新的视角带动新的受众群体,更多的音乐家和劳动人民关注到本地区的传统音乐,有些元素展现在创作中,有些搬上舞台,尽管在音乐节中展现给大众的作品相对较少,但这让更多的音乐家们认识到对传统音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应大力发扬青岛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城市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

随着物质水平与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举办音乐节成为城市发展、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城市文化宣传的重要手段。音乐将世界各地的人聚在一起交流,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相辅相成,一方面,文化事业发展推动经济,经济又反映了文化的发展状况。一直以来,青岛以海洋和啤酒文化旅游城市著称,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一睹领略青岛之夏的美,集聚一堂,这样举办以“青岛之夏”为主题的特色音乐节已然成为了一张城市的名片,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城市风景之美,又可享受音乐的视听盛宴。于青岛而言,实现了旅游和文化的共同发展。“青岛之夏”音乐节在本身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城市特有品牌,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在此共谋发展,为青岛城市经济和文化共商大计。

(三)促进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音乐产业化是现代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如果可以高质有效的发展,不仅能为城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创造更大的文化效益。近些年来,青岛出现了很多国家级的音乐比赛的高水准演出,如隔年都会举办国际小提琴比赛和一些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如1981年举办的“青岛市职工业余文艺调演”有108个节目获得创作奖,有105个节目获得了演出奖,让更多人了解了迷人的“青岛之夏”。青岛的城市品牌的独特魅力也向世界展现出来,为青岛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也使青岛的文化走向国际。

五、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也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对于城市文化方面,音乐节的举办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具长足的潜力,对城市文化品牌的展现和提升城市影响力均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同时,有成果必定存在着弊端,不足之处就是新作品和地方音乐特色不够突出,对青岛甚至山东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尚存在不足之处,许多有地域代表特色的戏曲没有看到,如青岛的茂腔、柳腔、渔鼓、胶州八角鼓等。音乐创作中的体裁不够广泛,如声乐作品中的表演唱、说唱歌曲、对唱歌曲,器乐作品中的交响乐、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等都很少,甚至没有。另外对西方知名作品和国外现代音乐作品的演出量过少,不利于音乐工作者打开视野,开阔眼界,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青岛之夏”音乐节在那个时代发挥了它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因素、新兴媒体的产生普及的影响,它还是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没能长期坚持下来。现在,越来越的城市举办各式各样的音乐节,但是,如何体现城市文化,如何保证质量,如何提高音乐节的效益和特色,为城市文化发展开辟新道路,传统音乐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生存发展,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内容。

引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不仅展现着一个地域的文化,更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青岛之夏”音乐节作为青岛城市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青岛之夏”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使得各类的音乐家登上了会演的舞台,参与到了会演的组织、演出和讲座之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表演者,都在这个舞台上获得了一次展示自我、评价自我、磨练自我的舞台。其次,音乐节折射出了十年浩劫之后当代文化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集中展示了20个世纪80年代山东人民丰富的文化生活。一、“青岛之夏”音乐节背景与发展(一)音乐节背景青岛这座城市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色彩下,有接触西方音乐历史与经验的能力与基础。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结束后,各省积极响应,出现了一批带有地方性特征的会演活动,青岛乐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众多文艺界的前辈刚刚从干校、牛棚落实政策回来,有很迫切的愿望重新回到舞台,青岛文艺界的有识之士独具慧眼,筹办了这样的文艺演出。另一方面,随着“解放思想”观念日益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渴望新的文艺活动出现在青岛的舞台上,青岛市有关部门为推动音乐活动的开展,青岛市文化局决定于1978年开始举办“青岛之夏”音乐节活动,至1985年举办了五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单一的音乐会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1986年开始,“青岛之夏”音乐会更名为“青岛之夏”艺术节,将戏剧、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汇一堂,并从第二届“青岛之夏”艺术节之后,确定为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岛之夏”成为1978—1999年青岛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有数十首歌曲先后在全国性征稿和评比中获奖,其中有的被推荐为优秀歌曲,有的列入全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材。(二)“青岛之夏”音乐节概述图1 第一届“青岛之夏”音乐节合唱剪影“青岛之夏”首届音乐节于8月10日—24日举行,经过了14天的的演出、观摩、学术交流。首届音乐节期间,应邀前来的北京、上海等地著名歌唱家、演奏家共同演出了11台23场,节目130多个音乐作品,展现了一派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兴旺景象。1979年,第二届音乐会于8月1日—19日举行,演员近二百人参加了演出,共演出了三十七场二百三十多个节目,吸收观众六万余人,是青岛乐坛的一次盛会。1980年第三届于8月10日—26日举行。音乐会中,中央乐团独唱独奏曲、上海民族乐团以及我市专业、业余演员800余人参加演出,共演出54场,110多个节目,吸收观众余人次。1981年,第四届于8月8日—17日举行,演员数百人参加,演出了多种形的式音乐舞蹈节目。1985年,第五届于7月21日—8月4日举行,这次音乐会共安排了七台音乐舞蹈节目和一台京剧节目。图1为第一届“青岛之夏”音乐节青岛市文工团女声小合唱剪影。此后,“青岛之夏”艺术节至1999年共举办了十一届,这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类的演出,综合性的艺术展演活动更能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出时代特点,其后被“青岛国际啤酒节”完全取代。每届的规模、艺术门类及群众参与度等方面都较前届有所扩大,并成为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夏季文化品牌。二、参演作品的体裁与题材“青岛之夏”音乐节的每届节目均有一百多首曲目演出,但每一届在题材、体裁和内容上更加丰富,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论文和节目单,对参演人员、团队作品进行分析与对比。(一)音乐作品体裁作品的体裁是反映会演创作的重心的关键,据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节目单分析,首届音乐节上,共演出31个节目,仅有两种体裁,即声乐独唱和钢琴独奏,其中,声乐作品20个,3部歌剧,器乐作品11个。中国节目19个,外国节目12个。在第二届中节目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演出的81个节目中,其中声乐节目61个,歌剧6部,器乐节目20个,这一届除了钢琴独奏,还加入了大管独奏。中国节目35个,外国节目26个。在第三届音乐节上,演出的42个节目中,有29个声乐节目,13个器乐节目,但在器乐节目中体裁十分丰富,加入了管弦乐合奏、电子琴独奏、器乐小合奏、二胡和琵琶独奏,还加入了舞蹈节目。第三届中国节目25个,外国节目16个。从数据分析来看,声乐作品,尤其是艺术歌曲均是三届音乐节的重点,体裁由单一逐渐丰富。(二)音乐作品题材题材是表现作品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的素材,一类作品的题材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时代风貌,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节目单和歌曲集,本文将三届演出曲目按照体裁进行了划分,共分为七类:爱国题材的作品:《每当我唱起<东方红>》《铁蹄下的歌女》《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我爱伟大的祖国》《赞歌》等;爱情题材的作品:《岩口滴水》《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抗战题材的作品:《嘉陵江上》《杨白劳》《游击队歌》等;反映群众新生活的作品:《海滨恋歌》《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牧歌》《远望》《大河涨水沙浪沙》《放马山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歌颂青岛的作品:《青岛美》《请喝一杯崂山水》等;传统曲调:《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另一方面,通过对节目单的分析,西方外来曲调的作品,以及改编曲调作品占有率也较高,如下:西方的外来曲调的作品:《斯卡拉蒂<奏鸣曲三首>》《C大调奏鸣曲》《玛祖卡舞曲两首》《菩提树》《魔王》《费加罗的咏叹调》《卡门序曲》等;改编曲调的作品:《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大寨红花遍地开》《王贵是个好后生》《亲爱的,为什么让我认识你》《向毛主席问好》《草原小姐妹》《牧羊姑娘》等。本文选取其中的一首新作品进行分析,《青岛美》是由张小岭词、葛敬平曲的一首女高音独唱作品,展现了青岛碧海蓝天、锦绣靓丽的城市特点。该作品为典型的单二部曲式,F大调。整首乐曲共分为前后两段,A段共4句,前4句分前后两部分,第2乐句是第1乐句的完全再现,两个乐句规整、等长。B段是在A段基础上的变化反复,节奏由原来的86拍变成了89拍,乐句基本相同,在整个A段基础上进行变化反复,歌词中无不赞美着这座海滨城市之美。由上可知,“青岛之夏”音乐节的题材非常丰富,爱国题材和抗战题材占有率较高,那一时期,作曲家们坚持了正确的文艺方向,热情地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生活,这对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出音乐家十分注重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音乐节的作品很多采用了西方曲调和改编曲调,这与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是分不开的,更快地接触和吸收到了一些西方作品,这也造成了新作品较少的遗憾。三、“青岛之夏”音乐节的艺术特征(一)政府主导下的音乐节通过“青岛之夏”音乐节的主办方可以看出,音乐节由政府主导,集中选拔人才,完善了新的专业文艺团体。“青岛之夏”音乐节主要执行的文艺方针有:提出繁荣文艺作品的呼声,体现出群众日渐丰富的文化生活,坚持文艺方向,创作表演具备时代特征的作品。同时,坚持双百方针,追求展现新时代、新风貌和新生活的声音。音乐节作为山东省某一时期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又通过演出一些民族作品,对地域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很好地保护并传承了该地区的传统文化,但同时,在每一届举办中,由于过多顺应时代、政治需要,本土的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与新作品的缺少更是其缺憾之处。(二)大众广泛参与“音乐节”所涉及的参与者有多个阶层,既有专业演员又有业余团体,这就使“音乐节”所关注的对象、受众群体更加全面。“青岛之夏”音乐节提倡大众参与,并且活动本身的主体团队有青岛市的各个业余团体,所要表现的内容及形式更是接近生活,提高了整个城市欣赏者的水平,拓宽了市民的艺术视野,济南和青岛均是山东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而青岛更是对外开放通商口岸,人员聚集,流动更加密集,更加具有包容性。并且在音乐节举办之后,青岛更是经常性的举办群众性音乐类会演、调演和比赛活动,以检验群众音乐文化工作的成果,推动群众音乐活动的展开,进而繁荣音乐创作。仅1980—1985年,全市举办的群众文艺会演、调演比赛等活动就有18次,约一万余人参加,演出的各种文艺节目多达1600余个。(三)内容丰富多元“青岛之夏”音乐节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地方性与专业性兼顾与兼容的音乐活动,从这三届音乐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音乐节的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音乐表演类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有《费加罗的婚礼》这样的西方经典之作,又不乏《太湖美》中国各民族的民族歌曲,又不仅有《二泉映月》这样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又创作了《青岛美》这样的新作品。青岛这个城市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又最快的吸收到了西方和近现代的新作品,造成了它的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如何吸取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利用好音乐节,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流动性资源,推动青岛市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四、音乐节对城市艺术、文化的影响(一)保护传承传统音乐由于青岛的历史与地理所致,青岛采用音乐节的模式,与城市独特地理环境共融,配合旅游产业的底蕴,以新的视角带动新的受众群体,更多的音乐家和劳动人民关注到本地区的传统音乐,有些元素展现在创作中,有些搬上舞台,尽管在音乐节中展现给大众的作品相对较少,但这让更多的音乐家们认识到对传统音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应大力发扬青岛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城市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二)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随着物质水平与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举办音乐节成为城市发展、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城市文化宣传的重要手段。音乐将世界各地的人聚在一起交流,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相辅相成,一方面,文化事业发展推动经济,经济又反映了文化的发展状况。一直以来,青岛以海洋和啤酒文化旅游城市著称,成千上万的人为了一睹领略青岛之夏的美,集聚一堂,这样举办以“青岛之夏”为主题的特色音乐节已然成为了一张城市的名片,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城市风景之美,又可享受音乐的视听盛宴。于青岛而言,实现了旅游和文化的共同发展。“青岛之夏”音乐节在本身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城市特有品牌,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在此共谋发展,为青岛城市经济和文化共商大计。(三)促进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音乐产业化是现代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如果可以高质有效的发展,不仅能为城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创造更大的文化效益。近些年来,青岛出现了很多国家级的音乐比赛的高水准演出,如隔年都会举办国际小提琴比赛和一些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如1981年举办的“青岛市职工业余文艺调演”有108个节目获得创作奖,有105个节目获得了演出奖,让更多人了解了迷人的“青岛之夏”。青岛的城市品牌的独特魅力也向世界展现出来,为青岛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也使青岛的文化走向国际。五、总结综上所述,音乐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也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对于城市文化方面,音乐节的举办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都具长足的潜力,对城市文化品牌的展现和提升城市影响力均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同时,有成果必定存在着弊端,不足之处就是新作品和地方音乐特色不够突出,对青岛甚至山东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尚存在不足之处,许多有地域代表特色的戏曲没有看到,如青岛的茂腔、柳腔、渔鼓、胶州八角鼓等。音乐创作中的体裁不够广泛,如声乐作品中的表演唱、说唱歌曲、对唱歌曲,器乐作品中的交响乐、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等都很少,甚至没有。另外对西方知名作品和国外现代音乐作品的演出量过少,不利于音乐工作者打开视野,开阔眼界,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青岛之夏”音乐节在那个时代发挥了它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因素、新兴媒体的产生普及的影响,它还是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没能长期坚持下来。现在,越来越的城市举办各式各样的音乐节,但是,如何体现城市文化,如何保证质量,如何提高音乐节的效益和特色,为城市文化发展开辟新道路,传统音乐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生存发展,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内容。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218/697.html

上一篇:沧海一粟,汇聚成河 ——在《福建党史月刊》
下一篇:《参娃与天池怪兽之瑞雪兆丰年》叙事语境与造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