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为一棵植物,这位安溪才子不惜用百诗百文百词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一棵茶,写过百诗,百文,百词。如今,又筹划着要以百画献嘉木。是什么样的情怀,让安溪人李伟才对一棵植物倾注了如此多的笔墨? 在李伟才的家中,我们见到了这些画作。画里

为一棵茶,写过百诗,百文,百词。如今,又筹划着要以百画献嘉木。是什么样的情怀,让安溪人李伟才对一棵植物倾注了如此多的笔墨?

在李伟才的家中,我们见到了这些画作。画里的茶乡山高水长,林深茶茂,云雾缭绕,鸟叫蝉鸣,茶女踏歌采茶忙,野趣十足,气象万千。

伟才的老家在铁观音之乡安溪桃舟。泉州母亲河晋江从那里起源,是名副其实的山清水秀之地。这里眼明见青山茶绿,耳醒闻碧流鸟鸣。用李伟才自己的话说,是“一水环绕门前,四时面对青山。田野稻花香,茶园乌龙长”。

《茶园秋曲》李伟才

幼时那些美好的山水画卷就已经植根于伟才的心里。只是,那时山深生计难。茶叶是内山人少得可怜的赖以生存经济来源之一,大多数人一家子每月一次的买肉钱靠茶;小伙伴们的学杂费大多靠茶。日子虽苦,但当时的日常,家里总能烧上一壶父母亲亲手采制的铁观音。即便是下田干活,长辈们也要烧上一壶带着,跟着下地站在田边玩耍的小伟才时不时也抿上一口,那种浓郁的香味至今仍令人回味。就这样,他对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亲近感。这种对茶本能的亲近,逐渐演变成日常习惯,演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喜。

《采茶女》李伟才

苦涩中带着甘甜,这是李伟才对茶叶最初的理解。

而今山静岁月长。

早已学业有成走出大山参加工作的李伟才再回故乡时,站在熟悉的老屋回味爷爷捻茶烘焙品茶的情景,站在茶园高处放眼故乡密密麻麻新起的幸福新屋,走在宽宽的柏油大街,走在新砌的观景溪岸。李伟才发现,故乡早已天翻地覆。而茶叶带给生活的意义也愈加深邃。它给内山人带来财富,它给城里人带来悠闲,它成了社交生活中情感的纽带。

《桃舟铁观音》李伟才

爱茶懂茶的李伟才把自己修成了“茶仙”,多年前就已经是国家一级评茶师,他还开始写茶,写茶事,写茶人,写茶论,写遍了安溪每一个盛产茶叶的乡镇。作品也在各种报刊杂志不断发表,宣扬着他对茶深刻的理解。文显心,词攒情,诗入画,画刻魂,跃然纸上皆是深情。

《茶园春色》 李伟才

《云中山茶》 李伟才

纸上花开淡淡香。无论时序更替,岗位变换,李伟才始终心清如茶,坚持着他的诗书画。他为茶所写的诗、文已经集结出版三本之多,他还出版了一本美术评论。对于画的坚持,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泉州画院院长郭宁在为其美术评论一书的序中,赞其对作画的用功程度不亚于专业画家。而对于百画敬茶魂的形式,福建省原文化厅副厅长庄晏成亦十分认可,称其“接地气,有诗意,文气足,正能量。”

若是有一天,伟才将他献礼铁观音的文章、诗词和画作各择一百,来一场“文心百情”展,那么我们将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时代变迁中不一样的茶魂。

个人简介

李伟才,福建安溪人,国家一级评茶师。茶书画作品发表于《文化月刊》《中国作家》《中国楹联报》《海丝茶韵》、中国网、搜狐网、金刺桐公众号等。

著有古体诗词集《百茶诗》《百茶词》、古典线装人物诗书画传本《大慈善家李五画传》(诗作者)、美术评论集《画苑小品——李伟才美术评论作品选》、散文集《心清一盏茶》等,主编《海丝茶魂》等十多部文艺作品。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文/图 刘晓东 )

责编:李克亮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0922/519.html

上一篇:【国庆专刊】2020年当代优秀艺术名家作品展——
下一篇:谒朱氏家祠:宝应第一世家,江淮文献巨族!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