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谒朱氏家祠:宝应第一世家,江淮文献巨族!(2)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兄弟三进士的老爸朱彬(1753--1834年),是清乾隆六十年举人。他自幼好学不厌,因而知识渊博,学养深厚,于训诂、声音、文字三学用力尤深。朴学大师王念

兄弟三进士的老爸朱彬(1753--1834年),是清乾隆六十年举人。他自幼好学不厌,因而知识渊博,学养深厚,于训诂、声音、文字三学用力尤深。朴学大师王念孙说他“有功经学甚钜”,赞其为“传注功臣”。其倾三十年心血的力作《礼记训纂》,是研究《礼记全书》的唯一专著,也是代表清人注疏成就的四部名著之一。林则徐在序言中说:“其年益高,学业邃,心亦益虚。”盛赞他的治学精神。清末名臣曾国荃评价极高的《游道堂文集》中有一篇《平家庄石阙记》,回忆他在乾隆四十年发现汉射阳石门画像的经过。这时的朱彬才二十多岁,即做出轰动全国金石界的壮举,可见其学养已何等丰厚。培养出“兄弟三进士”的人,就是非同一般!

朱彬的宗祖朱泽沄(1666--1732年)乃清诸生。虽是一介布衣,却不可等闲视之。凡天文、算数、河渠等有关民生者,此公无不博览遐稽。对朱子之学造诣尤深。他是旷世名著《朱子年谱》作者王懋竑的亲密学侣,是清初双星并峙的宋学大家。两人同是扬州学派的先驱,宝应学派的创始人。从朱泽沄到朱彬让我们看到宝应朱氏学人如何承前启后,让修、治、平思想世代相传,当清白家声的守护者,做荣宗耀祖的好后代。

宝应朱氏最后一位为清廷服务的高官是朱寿镛(1834--1935年)。因科举日渐式微,此公得到附贡生即不再进取。他的杰出天赋和才华深得清末重臣张之洞和其堂兄张之万赏识,聘为幕僚。因治理黄河堵决口合龙有功,被保举为河南候补道,转署河南省内各道。在任河陕汝道时,八国联军退兵,因办理慈禧、光绪两宫回銮接架有功,擢广东按察使,后亦转调升迁,直至署理河南巡抚,兼提督衔。在豫为官十五载,清正廉洁,直至宣统逊位,告老归里。他十分关心地方公益,捐出俸银,建专门用于扶危济困的惠济仓,在朱家巷铺设石板路,办贞节堂、水龙局等,后又捐出住宅瓦房42间,稻麦良田400亩,湖西柴滩72顷,在县南街创办了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私立敦睦小学。朱氏家祠即是他为祭祀祖先于清光绪年间修建的。

宝应朱氏因何清官辈出,历十五世从未中断?朱氏列祖列宗所再三强调的家规家训及其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给出了完满的答案。朱氏家祠无高阁重楼,以紧凑典雅而称著,印证了宝应朱家“有大官,无大宅”的说法。由此想起朱柏庐先生及其所写《治家格言》。几百年来,宝应朱姓人家,都把正楷所书的《朱氏家训》(即《治家格言》)立轴悬于中堂,作为每日对子孙后代耳提面命的教材。这种高度认同的做法,既是长期施行家规家训,形成优秀家风的主要原因,也是整个家庭一直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高山流水,乃百川之源哪!

作者:梁鼎成;来源:宝应文化月刊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0924/520.html

上一篇:为一棵植物,这位安溪才子不惜用百诗百文百词
下一篇:李小华|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潜力的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