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刊推荐|成都生活观·城市是一席流动的盛宴(2)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 7 月,DT 财经联合联通大数据发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 7 月,DT 财经联合联通大数据发布了2019 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 3位,前面是上海、东莞,而北京、广州则紧随其后。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都对人才的吸引力。

PART 02

异质的碰撞与融合

同为芝加哥学派学者的厄尼斯特·伯吉斯与罗伯特·帕克视角不同,他更加关注城市中微观的社区层面,把“流动”形象地想象成“社区的脉搏”,认为流动是衡量城市新陈代谢状态的最好指标,因为流动能形成新的刺激,引发许多运动变化。对于一座高速流动中的城市来说,以异质多元、碰撞融合为特征的国际化社区,是展示一座城市文化多样性的橱窗。

在武侯区桐梓林国际社区,长住的外籍人士逾 4000 人,这里是全成都外国人居住最集中的片区之一。这里不仅有国际化的生活学习场景、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还通过创新国际社区的多元参与机制,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在桐梓林国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位“洋”助理,名叫陈嘉敬,来自马来西亚。自从 2018 年被聘为主任助理后,陈嘉敬每天都要到社区报到,一方面协调居民们日常的琐事,一方面还会主动向社区的境外人员宣传中国的法律法规,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在成都的生活。

摄影/米艳

在桐梓林,既有自发帮忙找工作、找资源的“老外 Here”这样的民间组织,还有区级部门联合知名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共同搭建的官方涉外服务机构。原本因为这座城市变得国际化才应运而生的团队,正在帮助国际化在社区中落地生根。

去年 1 月,成都发布了《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2018-2022 年)》和《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政策措施》,决定加快国际化社区建设进程,成都也成为全国首个以市级层面系统编制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的城市。

除了国际性社区的打造,如今的成都正在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质,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建设和更新。每个区域的特质和差异性,正体现出城市文明的丰富程度和文化包容力,经过精心提炼和打造的一个个场景,让城市这个庞然的躯体有了血和肉。

PART 03

生活场景的混搭风

成都生活中的快慢有道、中西结合、新老更迭等种种现象,让成都这座古都有一种现代风格。用时尚界的一个词形容,那就是 Mix and Match——混搭。

在成都一些老街巷里,清晨天刚刚亮,卖菜的商贩和买菜的居民就开始了新一天的“买卖”奇遇。之所以说是奇遇,是因为短短的买菜路上,不仅有着成都人一天的市井生活与人情交往,还上演着老街坊的潮流时尚,提着菜篮子可以走进位于街区的美术馆旅舍,下班路上一时兴起便去咖啡馆里看看展览。

锦江区天涯石社区中道街,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混搭奇观”。从落虹桥街进入,中道街呈 Y 字型走向,街道在中间分叉,一端连通锦江河边,一端连接武成大道。这是一条极具市井烟火气的街道,不宽的街道几乎一整天都有蔬菜水果商贩流动。走进这条街,更像是走进了一个柴米油盐的小世界。要是谁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忘了日常生活的样子,在中道街上走一走,就一定能接上“地气”。刚从落虹桥街转进中道街不到 50 米的地方,会看到一栋纯白建筑兀然而立,门店是简洁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与街道本身的市井生活气形成强烈反差。

摄影/米艳

这是一座美术馆旅舍,名为“近未来美术馆旅舍”。它既是一个美术馆里的旅舍,也是一个旅舍里的美术馆,将旅舍、展览空间与酒馆功能聚合在一起,呈现艺术展览、电影放映、讲座沙龙、酒会 Party 等多种形态。旅舍另一头有一方不大的展览空间,墙壁上展出着霓虹灯下东京街头的照片,时不时会有老居民走进来瞅瞅看看。

旅舍管理者 Chill 是成都本地人,小时候他就住在中道街附近。他讲起老成都的生活头头是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见过磨刀和打牛奶?这里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还能看到这两种老成都生活方式的地方。”在这样一条充满烟火气的街道,纯白现代风格的旅舍“乱入”了,而且找到生存的空间,双方都怡然自得,相处融洽。

这就是说,无论是怀旧或是尝新,都能在这座城市中找到落点,甚至它们可能是同时出现、并行不悖的。混搭的融洽让人讶异,这种难以言喻的和谐感到底来自哪里呢?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1109/595.html

上一篇:安吉古城遗址公园打造国家级“考古大学堂”
下一篇:“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法家”杨萍作品展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