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刊推荐|成都生活观·城市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成都究竟是如何让抽象的幸福变得更容易被理解、感知和体验的?当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能破译这个城市幸福感的密码,让我们即使置身他处,也能像成都人那样生活,幸福

*

成都究竟是如何让抽象的幸福变得更容易被理解、感知和体验的?当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能破译这个城市幸福感的密码,让我们即使置身他处,也能像成都人那样生活,幸福得如同我们就在成都。

天府文化10月刊

先睹为快

成都生活观

城市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摄影/逍遥Francis

生活在 21 世纪的人们见证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奇迹,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华丽蜕变成了海明威笔下如巴黎一般的“盛宴”,这些城市当然不是巴黎,没有一座城市的灵魂是相同的,每座城市都具有独特的自我,并且在时光的长河中逐渐走向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在不久前发布的世界城市权威排名《世界城市名册》中,成都是唯一一个入选 Beta+ 世界二线强中国城市,再度保持新一线城市领先地位,成都生活方式正是关键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来源之一。这种“成都式”生活是什么,被人们一再思考和解读。

在社会学领域中,“流动性”这一概念已经成为该学科研究的新方向。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交通方式的更新迭代加剧了日常生活的流动性,使“流动”本身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可以说,“流动”已经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是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社会境况。也正是“流动”,让成都拥有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时刻新鲜。

PART 01

城市是人流动的容器

如果你见过五岔子大桥夜晚流光璀璨的模样,看清过桥上人们或兴奋、或好奇、或悠闲的面庞,就一定能感受到时间、人、大桥三者之间形成的放松气场,那是一种让白天紧张的神经微微酥麻的感觉。这座拥有莫比乌斯环造型的大桥,自开放以来便爆红网络,为成都人带来新的公共空间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消费。和五岔子大桥一样带动整座城市活力气氛的网红地标、打卡场景还有很多,这些场景的成功,是成都人才脑力激荡的结果。

知道五岔子大桥的人可能听说过吕锐这个名字,他是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文化创意总监,也是五岔子大桥设计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吕锐是成都本地人,但却自称“新蓉漂”,大学之后他就去北京求学,然后去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简称 AA建筑学院),攻读都市景观学硕士学位,在世界转换了一圈,却想回到自己的家乡。

在英国伦敦总共两年半的时光里,吕锐感受到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非凡的魅力和容纳力。“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人都想要来伦敦,而这些人的到来,给伦敦带来了极为丰富的变化。”吕锐说,城市越是流动就越是有活力。

关于城市流动与活力的关系,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早期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认为,尽管每个人都有安家栖息的强烈愿望,但人类“另有一个特有的雄心,即自由流动”。在帕克看来,在不断变换环境的移动过程中,人类必须完成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的整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并且,也正是在移动的过程中,我们称之为“社会”的那种特殊组织形态才得以发展起来。

深圳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刘志山、王杰在《移民文化流动性特征、影响及对策》一文中写道,人是文化的载体,流动的人群是文化流动的承载者,正是因为人的流动,在各种各样的人的聚集和交流的过程中,激活了每个人身上的文化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文化样态。

摄影/陈元明

作为 AA 建筑学院全球访问学院协理主任,吕锐见证了世界各地人才涌入成都,他们带给成都这座城市更加国际化的视野,更加多元的思想碰撞。AA 全球访问学院,是 AA 建筑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的建筑学习工作坊,从 2015 年开始,AA 全球访问学院落点到成都,至今已 5 年之久。

每年开校的时候,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专业人才专程飞到成都学习。”吕锐说,他们白天在封闭的环境下高强度地学习,晚上却能放松下来,在街头享受美食,感受成都生活。好多人对这里的“快工作、慢生活”,一张一弛的体验,赞不绝口。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人口流入,就是潜在的生产力和消费力的流入,而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多维度的。一方面,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就业环境、人居环境等硬指标自然在考量之中;同时,城市不断抛出人才新政和人才公寓等福利橄榄枝,也可以吸引人才;此外,城市气质是否契合人才的需求也非常重要,这考验着城市的软实力。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1109/595.html

上一篇:安吉古城遗址公园打造国家级“考古大学堂”
下一篇:“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法家”杨萍作品展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