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在文言的世界里渗透文化之美 ——以六年级上(2)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文言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等,教师都应引领学生细细品析,让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整合落到实处。 (二)品读文言内容

对于文言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等,教师都应引领学生细细品析,让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整合落到实处。

(二)品读文言内容,加深文化理解

文言文阅读一般有三个层级:第一步是借助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步是借助注释,理解句意,读对停顿,读准节奏;第三步是借助常识,联系生活,读懂内容,读出理解。

《文言文二则》中的文言文都具有故事性,所以理解文言内容,即是了解其所述故事。学习《伯牙鼓琴》,学生可通过文题、插图大致了解故事写的是伯牙鼓琴、摔琴之事,再想象“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的画面,读懂锺子期能听懂伯牙所弹曲之意境。对于《书戴嵩画牛》一文,则可先联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画家与牧童》,在文白比照中了解内容大意,再通过关键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了解文中牧童为何笑,笑为何意,从而了解课文大意,之后抓住处士之“笑”,感悟故事的精神内涵。

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本读起来的滋味各不相同。教师要量体裁衣,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解读方式。

三、比读其意,渗透文化意蕴之美

文言文凝结着古代文人对于语言文字的匠心,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因此,文言文的学习必定要立足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比读文化语境,体验文化内涵

文化语境指的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审美语境的一种类型。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二是社会规范。追溯文言文的创作背景,可以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特点各异的风土人情。如《伯牙鼓琴》一课中,教师先介绍伯牙与子期“相遇”的故事,了解两人存在身份差距却志趣相投,再讲述两人的“相约”,感受“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动人故事。这就是李白笔下“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由来。千百年来,“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语境从未断裂,一代代地延续着。

《书戴嵩画牛》中,杜处士与牧童的身份也存在差异,这是文本的趣味所在。比读孩童天真无邪的“拊掌大笑”与处士豁然大度的“笑而然之”,并用想象补白其心境与语言,是学生感受文言意蕴的一条通道。课堂上,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好牧童“拊掌大笑”一句后,教师追问:“牧童,你如此拊掌大笑,是为何故啊?”当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杜处士“笑而然之”一句时,教师追问:“杜处士,你为何觉得牧童说得对啊?”这样一读一问,还原了故事场景。牧童的天真烂漫、不假思索,处士的淡然处之、虚怀若谷跃然纸上,文学艺术的真、善、美也得以呈现。

(二)比读文化意象,体悟文化传承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特殊意味的事物,它们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特定的意象。文言文的教学应关注意象,让学生透过意象,深刻感受到文章的意蕴之美。

如《伯牙鼓琴》故事中的“高山流水”指的是当时伯牙弹的两首曲子吗?这个词仅仅形容乐曲的高妙吗?事实上,“高山流水”早已成为知音文化的一个符号。在教学中,教师抓住伯牙与子期相知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何谓“高山流水遇知音”。

首先,教师围绕文中的“善”字提问:“伯牙如此善鼓琴,他还会弹奏怎样的乐曲呢?锺子期会怎么评价呢?”学生回答:“少选之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习习乎若清风。’”“少选之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不一而足,不可尽举。

其次,教师围绕文中的“志”字提问:“伯牙的琴音里既可能有‘高山流水’,也可能有‘清风明月’……为何他只弹了‘高山’‘流水’?”学生想象、思考后回答,感悟其中之妙:“高山巍巍,流水汤汤,才能承载君子之高远之志。”所谓“知音者,知志也”,知音文化意象者,高山流水也。

四、拓读其文,渗透文化价值之美

学好一篇文言文,“导读其题”是起步和基础,“品读其言”是行进和积淀,“比读其意”是驻足与厚植,“拓读其文”才是远行和内化。这里的“文”既包括狭义的“文章”,也包括广义的“文化”。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拓展阅读要从掌握“文言”开始,步步深入,直到“文化”层面。

(一)深化同质拓展,体察文化认同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118/646.html

上一篇: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教育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