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朝向“素养发展”:识字教学的新思考 ——以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统编版教材的投用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行,让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是人高阶层的用语行事所具有的

统编版教材的投用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行,让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是人高阶层的用语行事所具有的心力,学界普遍认为它是由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方面要素有机统整而形成的关键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在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它不仅是学生读写的工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在识写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热爱。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植入相关要素,使之明确朝向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呢?笔者试以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人之初》一课的教学,来探索识字教学设计的新路径、新策略。

《人之初》一课是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的前四句,教材用八行、两个片段来呈现,分别讲述了教育儿童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韵文内容浅显易懂,人文主题鲜明,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课文,初步理解其中的道理。需要认识“之、初、性、幼、玉、义”等13个生字,会写“之、习、相、远、近、玉、义”这7个生字。“识字、写字”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要突出这一重点,在“多元认字、科学识记”的过程中,将“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融入识字教学。

一、明“字义”,在情境运用中厚实语言积累

识字教学一般要教学生字的“音、形、义”,对于字义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讲清楚字的意思,能组词,就基本达成了目标。但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还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把识字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在《人之初》这一课中,“幼”是一个需要会读会认的生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小学之前,你们都是在哪里学习儿歌、交朋友、做游戏呀?(幼儿园)这个“幼”就是幼儿园的幼,“幼”是“小时候”的意思。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基础,理解了“幼”以后,再将之放入课文“语境”:“幼不学”是什么意思呢?(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在这一句中哪个字是“幼”的反义词?(老)“幼”是“小时候”的意思,那“老”就是什么意思呢?(长大的时候)如果有个小朋友上课不肯认真听讲,你会用这句话来劝劝他吗?至此,学生不仅弄懂了“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也明白了“小时候就要好好学习”的道理。

又如在教学“性”这个字时,教师先启发学生用“偏旁相加”的方法记忆字形:左边竖心旁,右边是“生日”的“生”。再启发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同音字“姓”,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性”。紧承字形教学,教师设计了选字组词的练习:

这两个xìng,读音一样,意思不同。在选字组词的过程中,学生依托词语的语境,辨析了字的意思,也积累了诸多常用词语。

二、析“字理”,在审察诠释中提升思维品质

统编版教材主张“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倡导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遵循字理规律开展识字教学,凸显汉字作为文化视觉符号的直观性、逻辑性、系统性的特点。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文字,构型有明显的逻辑规律,用“字理”揭示汉字的本质特征,可以带领学生经历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的过程,有效培养学生识字的观察、理解、想象能力,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在《人之初》一课中,可以找到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典型代表。比如“玉”是象形字,它是照着玉的原物“画”出来,后来演变成现在的“玉”字的。甲骨文像串玉呈半圆的样子,不失玉之形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在“玉”的抽象字形和直观的原物图像之间架起联系,形、义识记一气呵成。

又如“初”是会意字,它的字义就是把各部件的意思叠加起来。“初”由“礻”和“刀”组成,从衣从刀,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开始,本义是“起始、开端”,“人之初”和“初春”中的“初”即是“开始”之义。再联系学过的“明”“男”“尘”“尖”等以同样规律构型的字,学生在顿悟中不仅能够见形知义,还能知晓先祖造字中巧妙的创意和智慧。

再如,“远”“近”在文中是一对反义词,又同属形声字,教学时进行联系和比照,会发现“辶”是它们相同的偏旁,说明这两个字都与“走动”相关;“元”“斤”分别表示两个字的读音,“近”和“远”在文中表示“差别小”和“差距大”之意。此类字数量众多,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中“饱、泡、跑、抱、袍、炮”这一串包字族的字,以及“我的发现”中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字,都揭示了形声字构字规律。学生在观察、联系、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成批识字、系统识字的目标。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126/650.html

上一篇:植根姑苏文化 创新育人载体
下一篇:以诗词为媒,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