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青岛之夏”音乐节对青岛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2)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音乐作品题材 题材是表现作品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的素材,一类作品的题材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时代风貌,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节目单和歌曲集,本文

(二)音乐作品题材

题材是表现作品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的素材,一类作品的题材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时代风貌,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节目单和歌曲集,本文将三届演出曲目按照体裁进行了划分,共分为七类:

爱国题材的作品:《每当我唱起<东方红>》《铁蹄下的歌女》《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我爱伟大的祖国》《赞歌》等;爱情题材的作品:《岩口滴水》《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抗战题材的作品:《嘉陵江上》《杨白劳》《游击队歌》等;反映群众新生活的作品:《海滨恋歌》《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牧歌》《远望》《大河涨水沙浪沙》《放马山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歌颂青岛的作品:《青岛美》《请喝一杯崂山水》等;传统曲调:《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

另一方面,通过对节目单的分析,西方外来曲调的作品,以及改编曲调作品占有率也较高,如下:

西方的外来曲调的作品:《斯卡拉蒂<奏鸣曲三首>》《C大调奏鸣曲》《玛祖卡舞曲两首》《菩提树》《魔王》《费加罗的咏叹调》《卡门序曲》等;改编曲调的作品:《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大寨红花遍地开》《王贵是个好后生》《亲爱的,为什么让我认识你》《向毛主席问好》《草原小姐妹》《牧羊姑娘》等。

本文选取其中的一首新作品进行分析,《青岛美》是由张小岭词、葛敬平曲的一首女高音独唱作品,展现了青岛碧海蓝天、锦绣靓丽的城市特点。该作品为典型的单二部曲式,F大调。整首乐曲共分为前后两段,A段共4句,前4句分前后两部分,第2乐句是第1乐句的完全再现,两个乐句规整、等长。B段是在A段基础上的变化反复,节奏由原来的86拍变成了89拍,乐句基本相同,在整个A段基础上进行变化反复,歌词中无不赞美着这座海滨城市之美。

由上可知,“青岛之夏”音乐节的题材非常丰富,爱国题材和抗战题材占有率较高,那一时期,作曲家们坚持了正确的文艺方向,热情地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生活,这对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出音乐家十分注重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音乐节的作品很多采用了西方曲调和改编曲调,这与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是分不开的,更快地接触和吸收到了一些西方作品,这也造成了新作品较少的遗憾。

三、“青岛之夏”音乐节的艺术特征

(一)政府主导下的音乐节

通过“青岛之夏”音乐节的主办方可以看出,音乐节由政府主导,集中选拔人才,完善了新的专业文艺团体。“青岛之夏”音乐节主要执行的文艺方针有:提出繁荣文艺作品的呼声,体现出群众日渐丰富的文化生活,坚持文艺方向,创作表演具备时代特征的作品。同时,坚持双百方针,追求展现新时代、新风貌和新生活的声音。音乐节作为山东省某一时期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又通过演出一些民族作品,对地域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很好地保护并传承了该地区的传统文化,但同时,在每一届举办中,由于过多顺应时代、政治需要,本土的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与新作品的缺少更是其缺憾之处。

(二)大众广泛参与

“音乐节”所涉及的参与者有多个阶层,既有专业演员又有业余团体,这就使“音乐节”所关注的对象、受众群体更加全面。“青岛之夏”音乐节提倡大众参与,并且活动本身的主体团队有青岛市的各个业余团体,所要表现的内容及形式更是接近生活,提高了整个城市欣赏者的水平,拓宽了市民的艺术视野,济南和青岛均是山东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而青岛更是对外开放通商口岸,人员聚集,流动更加密集,更加具有包容性。并且在音乐节举办之后,青岛更是经常性的举办群众性音乐类会演、调演和比赛活动,以检验群众音乐文化工作的成果,推动群众音乐活动的展开,进而繁荣音乐创作。仅1980—1985年,全市举办的群众文艺会演、调演比赛等活动就有18次,约一万余人参加,演出的各种文艺节目多达1600余个。

(三)内容丰富多元

“青岛之夏”音乐节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地方性与专业性兼顾与兼容的音乐活动,从这三届音乐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音乐节的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音乐表演类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有《费加罗的婚礼》这样的西方经典之作,又不乏《太湖美》中国各民族的民族歌曲,又不仅有《二泉映月》这样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又创作了《青岛美》这样的新作品。青岛这个城市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又最快的吸收到了西方和近现代的新作品,造成了它的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如何吸取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利用好音乐节,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流动性资源,推动青岛市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218/697.html

上一篇:沧海一粟,汇聚成河 ——在《福建党史月刊》
下一篇:《参娃与天池怪兽之瑞雪兆丰年》叙事语境与造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