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青岛之夏”音乐节对青岛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不仅展现着一个地域的文化,更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青岛之夏”音乐节作为青岛城市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青岛之夏”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使得

引言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不仅展现着一个地域的文化,更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青岛之夏”音乐节作为青岛城市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青岛之夏”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使得各类的音乐家登上了会演的舞台,参与到了会演的组织、演出和讲座之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表演者,都在这个舞台上获得了一次展示自我、评价自我、磨练自我的舞台。其次,音乐节折射出了十年浩劫之后当代文化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集中展示了20个世纪80年代山东人民丰富的文化生活。

一、“青岛之夏”音乐节背景与发展

(一)音乐节背景

青岛这座城市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色彩下,有接触西方音乐历史与经验的能力与基础。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结束后,各省积极响应,出现了一批带有地方性特征的会演活动,青岛乐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众多文艺界的前辈刚刚从干校、牛棚落实政策回来,有很迫切的愿望重新回到舞台,青岛文艺界的有识之士独具慧眼,筹办了这样的文艺演出。

另一方面,随着“解放思想”观念日益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渴望新的文艺活动出现在青岛的舞台上,青岛市有关部门为推动音乐活动的开展,青岛市文化局决定于1978年开始举办“青岛之夏”音乐节活动,至1985年举办了五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单一的音乐会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1986年开始,“青岛之夏”音乐会更名为“青岛之夏”艺术节,将戏剧、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汇一堂,并从第二届“青岛之夏”艺术节之后,确定为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岛之夏”成为1978—1999年青岛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有数十首歌曲先后在全国性征稿和评比中获奖,其中有的被推荐为优秀歌曲,有的列入全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材。

(二)“青岛之夏”音乐节概述

图1 第一届“青岛之夏”音乐节合唱剪影

“青岛之夏”首届音乐节于8月10日—24日举行,经过了14天的的演出、观摩、学术交流。首届音乐节期间,应邀前来的北京、上海等地著名歌唱家、演奏家共同演出了11台23场,节目130多个音乐作品,展现了一派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兴旺景象。1979年,第二届音乐会于8月1日—19日举行,演员近二百人参加了演出,共演出了三十七场二百三十多个节目,吸收观众六万余人,是青岛乐坛的一次盛会。1980年第三届于8月10日—26日举行。音乐会中,中央乐团独唱独奏曲、上海民族乐团以及我市专业、业余演员800余人参加演出,共演出54场,110多个节目,吸收观众余人次。1981年,第四届于8月8日—17日举行,演员数百人参加,演出了多种形的式音乐舞蹈节目。1985年,第五届于7月21日—8月4日举行,这次音乐会共安排了七台音乐舞蹈节目和一台京剧节目。图1为第一届“青岛之夏”音乐节青岛市文工团女声小合唱剪影。此后,“青岛之夏”艺术节至1999年共举办了十一届,这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类的演出,综合性的艺术展演活动更能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出时代特点,其后被“青岛国际啤酒节”完全取代。每届的规模、艺术门类及群众参与度等方面都较前届有所扩大,并成为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夏季文化品牌。

二、参演作品的体裁与题材

“青岛之夏”音乐节的每届节目均有一百多首曲目演出,但每一届在题材、体裁和内容上更加丰富,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论文和节目单,对参演人员、团队作品进行分析与对比。

(一)音乐作品体裁

作品的体裁是反映会演创作的重心的关键,据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节目单分析,首届音乐节上,共演出31个节目,仅有两种体裁,即声乐独唱和钢琴独奏,其中,声乐作品20个,3部歌剧,器乐作品11个。中国节目19个,外国节目12个。在第二届中节目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演出的81个节目中,其中声乐节目61个,歌剧6部,器乐节目20个,这一届除了钢琴独奏,还加入了大管独奏。中国节目35个,外国节目26个。在第三届音乐节上,演出的42个节目中,有29个声乐节目,13个器乐节目,但在器乐节目中体裁十分丰富,加入了管弦乐合奏、电子琴独奏、器乐小合奏、二胡和琵琶独奏,还加入了舞蹈节目。第三届中国节目25个,外国节目16个。从数据分析来看,声乐作品,尤其是艺术歌曲均是三届音乐节的重点,体裁由单一逐渐丰富。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218/697.html

上一篇:沧海一粟,汇聚成河 ——在《福建党史月刊》
下一篇:《参娃与天池怪兽之瑞雪兆丰年》叙事语境与造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