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双城的理想·“巴”与“蜀”的隔空对话(2)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PART? 02 从方所到方庭,探索西部城市新可能 今年1 月 22 日,方所旗下首家自营主题型社区书店——方庭西部首店亮相金牛区华侨城欢乐谷欢乐里商业街。

PART? 02
从方所到方庭,探索西部城市新可能
今年1 月 22 日,方所旗下首家自营主题型社区书店——方庭西部首店亮相金牛区华侨城欢乐谷欢乐里商业街。对比气势宏大的方所成都店,定位为主题型社区文化公共空间的方庭显得“小而美”:700 余平米的面积,呼应着“有声共鸣”的音乐主题,有不少创意的小设计——楼梯前墙上的木质书架犹如钢琴盖板后的琴键,书架上的书让人联想到键盘上跳动的音符,音乐与书籍、灵感与智慧的关联在方寸间得到诠释。
从方所到方庭,可以看出方所对于西南市场一如既往的关注度,以及在定位和业态上不断在向纵深处拓展。
方所西南区总经理徐敏是四川人,能从细枝末节上体察到两个城市的不同。她说:“我会把重庆比作工业革命时期的曼彻斯特,而成都则是当代的伦敦。从自己的观察来说,成都于我是文雅沉静,重庆则是相对直率热情。”
摄影/朱毁毁
从消费市场来看,基于两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城市性格,对书店的需求自然也不一样。在徐敏看来,成都读者的文学阅读有相当深厚的根底,“文学阅读是非常需要持续性与专注力的,换句话说,成都读者在一家店待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也意味着对商品与服务的专业性和细腻度要更高、进口图书的更新度也要够快。重庆对于书店的要求则是另一种层次,希望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与获取信息,相比而言,在 KNOW-WHY和 KNOW-HOW 里面,重庆人可能会更重视 KNOW-HOW,加上本地文化的特性,这意味着国内畅销书、新书的节奏需要跟上,进口图书阅读的养成期非常高之外,美学生活用品也会有类似的状况。两个城市在经营策略来说就需要调整,不可能一体适用。”
方所重庆店所在地本来是购物中心——阳光世纪,开业不到 2 年,这个购物中心就转型成了新世纪奥特莱斯,主要销售折扣商品。方所门店处于购物中心深处,途中是各种折扣店、奶茶小吃店,客群发生了变化,表面上看来客流是增加了,但是成交率却是下降的。对于方所重庆店的闭店原因,徐敏表示就是房租到期,加上书店本身定位和商场定位出现了差距,方所明确表示“短暂的别离并非结束,未来仍然可期”,并不会影响方所布局重庆的决心。她说:“事实上方所一直在渝寻找合适的地点,成都的良好发展态势也更坚定了方所布局西南的信心。”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徐敏说:“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起于双城,赢在中国”。而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带来的新机遇,徐敏表示:方所已经准备好了。
李怡是重庆人,2004 年就开始在成都任教,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在四川大学开设课程和指导学生,但当时的主要办公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直到 2017年,李怡的工作关系正式从北京师范大学迁至四川大学,也从那时候正式定居到成都。
早在1995 年,李怡的著作《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曾获四川省政府社科三等奖,他的科研项目中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学派问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研究”都曾获评四川省的重点社科基金项目,巴蜀文化在他的研究中一直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个出生成长在重庆的人,我的工作关系、学术研究领域都天然置放于成渝双城结构的认知框架当中。过去我一直站在成渝对比的图景中来看成都,直到 2002 年的欧洲之行,我发现在欧洲城市到处都有人坐在街头喝咖啡,这不就是跟悠闲的成都人泡茶馆一样吗?这促使我对自身的文化陈见进行了反省,从而对重庆和成都都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说,“重庆先后经过码头文化、抗战文化,天南地北的人聚集于此,为了生计奔忙,再后来又是三线建设中重要的节点,自始至终都处于忙碌的、奔波的、片刻不得安宁的氛围中,因此匆忙、奋斗成为重庆文化的主旋律。而成都自古以来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比较领先,享有‘扬一益二’的美名,要知道商业文明天然和休闲联系在一起,没有闲适就不会产生消费需求和消费冲动。两个城市性格气质的不一样带来认知的冲突,但是各自都有其产生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
从更广义的角度看,重庆和成都的对话就是不同城市性格的对话:重庆代表敢于奋斗、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拼搏阶段;而成都展示出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令人向往的前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1102/588.html

上一篇:从记者到恐龙专家,吃4000年前的肉,百篇SCI提高
下一篇:王连根-全国网络美展百杰艺术家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