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美丽公路景观提升设计中文化导向及应用 ——(3)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5 标识系统 标识不只是装饰性的,也是功能性的,服务于环境,服务于交通安全,服务于人际关系[5]。标识系统在公路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美丽公路景

3.5 标识系统

标识不只是装饰性的,也是功能性的,服务于环境,服务于交通安全,服务于人际关系[5]。标识系统在公路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美丽公路景观提升中更需要合理、明确、美观的标识,蕴含文化内涵的标识犹如美丽公路的眼睛,任何一个标识,都应透露着地域文化特色和反应当地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S206 美丽公路文化导向型的标识系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采取了统一明确的标识体系,选取红、绿、白三种颜色,代表着皖南山水、泾县印象和革命精神。选取红色作为新四军革命精神的代表色,具有突出的红色文旅色彩,彰显泾县的红色革命底蕴;选取白色作为泾县印象的代表色,以宣纸白作为泾县整体的色彩代表,凸出地域文化的重要性;选取绿色作为皖南山水的代表色,皖南自然山水风光是整个美丽公路的基底和主体,是美丽公路沿线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这种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色彩归纳组合成地域特色文化因子,与美丽公路的功能元素有机融合,使地域文化升华到全新视觉符号形象,如图8 所示。

图8 代表着皖南山水、泾县印象和革命精神的三色线(图片来源:上海亦境)

4 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人们对审美和出行需求不断提高,各地区正在不断地打造美丽公路,将公路从单一的运输功能提升到游憩服务、生态审美、文化感知等多个需求层面,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响应国家政策,满足人们对道路的用路需求提升。同时,有效地把地域文化融入到美丽公路的景观环境中,让公路成为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重要载体,增强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增强美丽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增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1]詹金涛.“两美浙江”建设下的“美丽公路”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浙江农林大学,2018.12

[2]蔡村概况[Z].泾县蔡村镇人民政府网.2015-04-21.

[3]汤晓敏,王云.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4]黄炎,刘青林.以园博会为例看园林植物如何体现地域文化[J].现代园林,2013,10(9):22-26.

[5]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等大师平生总结性发言[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0 前言“公路”是承担运人载物的交通工具和让人行驶的公用道路,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地方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表现。“美丽公路”是旅游公路的分支和延续,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无对美丽公路的概念有统一说法。詹金涛在“两美浙江建设下的美丽公路景观设计研究”一文中明确:“美丽公路”是一种包含公路用地红线范围内外目光所能及的所有景物的,集景观美化、生态修复、环境优化、文化传承、便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公路。[1]本文以“S206 泾县鼓楼铺至财富路口段美丽公路”项目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鼓楼铺段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以文化导向思路作为设计指引,将鼓楼铺段打造成进入泾县的文化展示窗口,让公众行驶于206 省道进入泾县时,可以初步了解泾县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文及社会经济;当人们在此短暂停留时,不仅能够亲近自然欣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还能体验到泾县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享受公路行车服务环境,给旅程一个舒适惬意的体验。1 项目概况1.1 项目区位S206 美丽公路项目位于泾县东北方位,为省道S206 泾县段,起点为泾宣交界处,终点为财富东路交叉口。依据道路两侧风貌状况与相连重要旅游景点,约13km 长的S206 泾县段美丽公路两侧绿化提升设计,同时根据美丽公路的建设和实际情况,在宣城方向进入泾县的交界处鼓楼铺段,约600m 长,m2的区段,重点打造成宣城进入泾县和泾县进入宣城的公路门户景观形象 项目建设背景2019 年泾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行政部门切实将“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贯穿于公路建设全过程;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文化强国、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共同助力泾县生态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泾县处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徽州文化圈北门户,处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大旅游圈的怀抱之中,是多个经济区实现互联互通的中心枢纽。泾县全域旅游规划总体格局中,将S206(泾县段)作为青弋江百里山水画廊的一部分,总体定位至关重要,故急需将S206(泾县段)整体景观提升,形成一条板段式的美丽公路来承前启后全域旅游的总体格局。S206 美丽公路景观提升的目标是将其设计为一条风景优美的旅游公路,它不仅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区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的磁力场所在,更是链接周边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区域旅游连接线。2 文化导向下鼓楼铺段的总体布局2.1 鼓楼铺段现状及周边资源禀赋鼓楼铺段设计面积为m2,东临宣城、泾县交界处的起点,是门户景观和文化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南起安徽省网红旅游道路“皖南川藏线”的西北出入口,深入往南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秀美的月亮湾景区、皖南川藏线的蜿蜒曲折等;北接马头林场,林场的树木茂盛,深入往北便是青弋江主航道,有马头祥景区和古码头遗址,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待深入挖掘;西承S206往泾县县城方向,更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5A 级景区查济古村落、桃花潭、宣纸古槽遗址、新四军旧部等一系列文化旅游资源。鼓楼铺段因S206 公路分隔成南北两大片区,南北两大片区由两条村道分开,形成南北东西各一片区的整体格局。基地内整体植被良好,东北区块原有停车场、厕所、仿古景观亭和一些闲置民房;西北区块现为大片低洼地块,中间为草坪,草坪边缘为成片乌桕、无患子色叶林;东南区块原有一片宣纸卷纸形式的景墙,但过于单一,缺乏视觉引导性,景墙后侧为成片竹林;西南区块为停车场和茶园,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如图1 所示 文化底蕴导向下的功能分区设计在满足公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鼓楼铺段的整体设计以文化内涵为主体,深入挖掘泾县、S206 沿线、鼓楼铺一系列的文化内涵,结合空间布局和地方特色加以布局分区,如图2 所示。图1 项目基地现状航拍平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2 文化底蕴导向下的功能分区设计(图片来源:上海亦境)鼓楼铺段因S206 公路分隔成南北两大片区,其中南片区为蔡村镇辖区,蔡村镇资源丰富,自古以来盛产毛竹,素有“金蔡村”“华夏毛竹第一镇”“皖南茶乡”之美誉。山林竹海、青山秀水,使蔡村成为著名的影视外景地。境内风景优美,拥有竹园7万余亩,被安徽省林业厅授予“安徽竹乡”称号。[2]竹、茶是该镇两大支柱产业,同时也因茶、竹元素留下了众多的文人墨客的诗句和现代电影作品,已形成了其地域文化,所以在功能分区设计中结合现有场地和文化,分别设计了茶园如图3所示和竹园如图4 所示。图3 蕴含“茶”文化元素的茶园景观设计(图片来源:上海亦境)鼓楼铺段北片区为琴溪镇辖区,琴溪镇农业物产丰富,其境内有琴溪古宣州窑址和赤滩古镇、码头古村,且森林资源丰富,有杉树等主要林业资源。片区中间原为建筑,在满足建筑用地指标的前提下预留加油站区域,西片区结合现有色叶林木,于低凹处挖池,将色叶林倒影于水面,形成“小九寨”的文化名片;东片区结合其鼓楼文化和提炼古宣州窑址和赤滩古镇、码头古村的建筑形象,设计为具有地方建筑文化特色的驿站休闲区,如图5所示。图4 蕴含“竹”文化元素的竹园景观设计(图片来源:上海亦境)图5 具有地方建筑文化特色的休闲区设计(图片来源:上海亦境)3 文化导向的景观元素设计3.1 地形“地形”是土地的一种外观形态,是“地貌”的近义词,指地球表面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简言之,地形就是地表的外观,一定程度上,“景观”可以解释为关于地形的艺术或科学。[3]地形既有峰峦、丘陵、平原等大尺度的地形,也有平地、台地、凹地、凸地等多种小尺度的表现形式。大尺度的地形造就了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小尺度的地形在设计中并不是单独存在,可以彼此相连融合,通过地形塑造,形成近景、中景、远景结合的观赏模式,也是最能表现出地域文化风貌的景观元素 配套建筑建筑是地域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配套的建筑设计一定要体现地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美丽公路用地红线范围内公共空间的文化价值。美丽公路配套的建筑一般有公共洗手间、特产展销、咖啡简餐等小型的驿站式建筑。配套建筑的文化植入是指在设计中将地域文化元素糅合在平面布局、立面外观、空间关系等之内的建筑设计手法。在鼓楼铺段的配套公共厕所建筑设计中,从建筑外观、立面颜色等多个方面进行文化元素提炼,将徽派建筑粉墙黛瓦提取出黑、白两种颜色,将泾县自然山峰和溪流线条的形态加以提炼,运用解构式构图和现代材料与工艺技术,设计一组既有现代感又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性配套建筑,如图6 所示 景观小品景观小品是最能够体现文化特色的,它以一种物质形式的载体传递文化内涵,如同雕塑一样充分彰显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和设计主题。当笔者第一次开车行驶于S206 公路现场考察的时候,也能被它两侧的绿化和自然生态环境所注目,但走过以后,依然对它很陌生;当走过它周边串联的文化景点的时候,就因为它的文化底蕴与众不同,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浓厚的独有的文化气息。所以在鼓楼铺段设计景观小品的时候,每一处设计都注入着地域特色文化,完全区别于一个到处都能用的工业设施,让其具有特色的艺术价值而变得不可替代。图6 提取地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工艺设计的配套性景观建筑(图片来源:上海亦境)如泾县八景的景墙景观小品设计,其长140m,宽1.5m,高6.0m;位置坐落于鼓楼铺东南角宣城进入泾县的交界处,从宣城进入泾县,远望过去如一副画于宣纸卷轴上的泾县全景,当你从泾县往宣城方向时,是文人墨客在泾县留下的不同书法艺术呈现的一个个“泾”字。景墙不仅展现了泾县最有名的八景和“泾”字各种书法形式,同时也融合了徽派建筑中马头墙的形象元素,又将泾县宣纸和卷轴文化元素跨越式的展现给大众,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景观视觉效果,强烈聚集着地域文化元素的归属感,是一件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艺术性景观小品,如图7 所示。图7 聚集着地域文化元素的泾川八景景墙(图片来源:上海亦境)3.4 植物配置地域文化的体现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极为重要,园林植物作为造园要素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园林的地域文化特征。[4]合理地将植物运用到美丽公路的景观提升设计中,可以通过植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直接营造地域文化氛围,也可以间接地蕴含地域文化特征。在鼓楼铺段植物应用方面,结合泾县是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发源地,目前,宣纸也是泾县主要特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宣纸的主要原材料是青檀树,主要生长在泾县及周边地区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带,这里生长的青檀树,组织均匀、纤维匀整,所以鼓楼铺段作为S206 美丽公路进入泾县的主入口,青檀树当之无愧的作为本土植物在配置,利用其特有的植物文化意蕴以充分契合鼓楼铺景观主题和地域文 标识系统标识不只是装饰性的,也是功能性的,服务于环境,服务于交通安全,服务于人际关系[5]。标识系统在公路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美丽公路景观提升中更需要合理、明确、美观的标识,蕴含文化内涵的标识犹如美丽公路的眼睛,任何一个标识,都应透露着地域文化特色和反应当地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S206 美丽公路文化导向型的标识系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采取了统一明确的标识体系,选取红、绿、白三种颜色,代表着皖南山水、泾县印象和革命精神。选取红色作为新四军革命精神的代表色,具有突出的红色文旅色彩,彰显泾县的红色革命底蕴;选取白色作为泾县印象的代表色,以宣纸白作为泾县整体的色彩代表,凸出地域文化的重要性;选取绿色作为皖南山水的代表色,皖南自然山水风光是整个美丽公路的基底和主体,是美丽公路沿线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这种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色彩归纳组合成地域特色文化因子,与美丽公路的功能元素有机融合,使地域文化升华到全新视觉符号形象,如图8 所示。图8 代表着皖南山水、泾县印象和革命精神的三色线(图片来源:上海亦境)4 结语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人们对审美和出行需求不断提高,各地区正在不断地打造美丽公路,将公路从单一的运输功能提升到游憩服务、生态审美、文化感知等多个需求层面,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响应国家政策,满足人们对道路的用路需求提升。同时,有效地把地域文化融入到美丽公路的景观环境中,让公路成为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重要载体,增强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增强美丽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增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参考文献[1]詹金涛.“两美浙江”建设下的“美丽公路”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浙江农林大学,2018.12[2]蔡村概况[Z].泾县蔡村镇人民政府网.2015-04-21.[3]汤晓敏,王云.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4]黄炎,刘青林.以园博会为例看园林植物如何体现地域文化[J].现代园林,2013,10(9):22-26.[5]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等大师平生总结性发言[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204/664.html

上一篇:教育的技术、技巧和文化:打破铁三角
下一篇: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之我见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