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地铁文化中引发的艺术管理思考(2)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无论是教育、科技发展或是旅游产业,都是一个大众将自己投身其中的过程。如果每个人都沉浸式地投入到某一领域,那这个过程也就可以说是潜移默化地

无论是教育、科技发展或是旅游产业,都是一个大众将自己投身其中的过程。如果每个人都沉浸式地投入到某一领域,那这个过程也就可以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一个普及方式,或者说是普及桥梁。

(二)时代性的审美保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大众审美需求的更迭逐渐加快,就比如服装、饰品、摄影等会根据大众市场所更新,这种体现比较明显的造型艺术就是很好的举证。我们很难保证一种事物的产生会不会随着审美的改变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所改变或者保留,但如果我们将这种事物保存在地铁这样很难随意更迭的环境下,依托这种发展时间久、储存性强、文化传播效果好的另一种事物,那么相对于时效快的审美需求,这种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也就变成了大众生活触之所及的“艺术”。

所以,站在艺术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艺术品的有效传承不一定要禁锢思想的认为应该把它放在体现价值的博物馆,这样一种有效保护的传承恰恰更能获得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如果真的希望一个艺术品能够对生活和社会表达出反映和反思,那么这样有效的传播思维不应该被理解成是对艺术品的价值自贬。

(三)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民族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在我国迅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都能被有效继承传播和发展,但是,很多非物质文化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很多学者倡导要着重保护与发展,但这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是不科学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众劳动结晶,而不应该是靠着强力有效的干预进行维护的。以地铁这样的特殊环境为例,即便百年、千年后某线路已经改动了甚至是荒废了,但是这样的环境它依旧是真实存在的。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作为背景依托所保留下的文化,就更加具备了时代性的特征与艺术价值。所以,针对艺术活动的分析也不应该只局限于眼前,更应该有前瞻性。

三、突破艺术管理思维局限

从简单的地铁文化思考至此,针对于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的管理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甚至是突破。如何增强人民艺术文化获得感成为了艺术管理者应深入钻研的课题。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使当代人很少能够花费长时间专门专注地接受一场文化讲座,那么碎片时间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5G时代到来之际,自媒体的效应将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说每一个移动数据的用户都是自媒体,那么宣传的媒介就不是单一的广电式输出,能够强效地使用人们碎片时间的手段,才是最合适的。

如果能将艺术的传承放大格局来思考,完全可以结合人文建筑、策略性的广告等有的放矢。我国的基本矛盾已然发生改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才是奋斗目标。思考艺术管理这样一个交叉性质很强的学科,如果在实践活动中联动起交叉相关的专业,相信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是可以得到的,艺术传达的辐射性也会有一定的突破。一种艺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应该简单地被局限于一种扁平的传播行为,更应该被珍惜的是对于广大社会的审美推动和社会力量的发展。一个优质的典型文化产生,一定不是横空出世的某种快时尚,而是耐人寻味的。能做到这些综合考虑,也许只是能够将文化的传播做到一点点的创新立异,但创新依旧任重道远。

四、结语

从地铁文化引起的艺术管理思考是一种新的思路。跳脱出单一而枯燥的传承,我国现阶段发展也给予了艺术文化一个优质平台,但针对艺术文化的行为活动来讲,艺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推动艺术活动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具有犀利而独到的嗅觉。艺术管理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原地,而是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才会不断地为艺术活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带来进步。

[1]菲利浦·科特勒.营销4.0新虚实融合时代赢得顾客的全思维[M].刘盈君译.台湾:天下杂志,2017(10).

[2]郑新文.艺术管理概论 香港地区经验及国内外案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田川流.艺术学管理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9).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5]马卫星.“音乐哈尔滨学”理论体系建构初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4).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204/666.html

上一篇: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之我见
下一篇:桥梁建设背后的创造伟力与济世情怀 ——中华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