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传统文化四象理论在中医针灸中的应用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象理论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之一,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经过抽象化演绎,成为阐述宇宙万物属性和自然规律的理论体系,并被引入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在中医理论中,

四象理论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之一,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经过抽象化演绎,成为阐述宇宙万物属性和自然规律的理论体系,并被引入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在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重要的指导思想[1],基于中医“天人相应”的四象理论被用于说明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规律之间的联系[2]。本文基于四象理论的内涵,结合医疗实践,探讨四象理论在中医针灸理论及临床中的应用。

1四象理论的内涵

《周易·系辞》最早记载了“四象”一词:“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3]。具体来说就是,太极作为宇宙间初始能量分化出阴、阳2种属性,阴、阳的运动变化而进一步衍生为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而比拟和推演出的内涵与规律及具有相关性的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4]。这种思维又称为“象思维”,就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手段来分析事物和认识世界[5]。在四象理论中,四象主要指少阳、太阳、少阴、太阴4种阴阳属性和青龙、朱雀、白虎、玄武4种图腾神物以及木、火、金、水4种物质要素等,并以此推演出的宇宙万物诸多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属性分类。

四象理论是古人根据天文观察和抽象总结出的哲学概念,并通过“取象比类”法将四象理论运用于阐述宇宙现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和生命活动等诸多领域。本质上,四象理论基于阴阳理论而衍生发展的,就是阴阳的二次分类,是对阴阳理论的补充和细化。万物可分阴阳则能分四象,且万物发展变化还具有自少阳而后有太阳,自少阴而后有太阴的规律[6]。

表1事物和现象的四象属性文化四象阴阳图腾自然四象物质季节昼夜方位星辰气候色彩寒热尝味医学四象脏腑情志体窍养生少阳青龙木春季早晨东方木星风气青温酸肝怒目发陈太阳朱雀火夏季中午南方火星暑气赤热苦心喜舌蕃秀少阴白虎金秋季黄昏西方金星燥气白凉辛肺悲鼻容平太阴玄武水冬季夜晚北方水星寒气黑寒咸肾恐耳闭藏

四象的特点和规律离不开阴阳的基本原理,正如《四圣心源·阴阳变化》所言:“四象即阴阳之升降……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首先,根据阴阳对立统一和阴阳运动转化的原理,阴阳代表事物发展的正反两面,属于事物的定性特征,阴阳的转化是质变,四象是阴阳的定量特征,是阴阳转化的量变,阴阳是结果,四象是过程。四象中的少阳和太阳、少阴和太阴分别代表阳性和阴性的初期量少与盛期量多阶段。如四象在季节更替中代表少阳为春、太阳为夏、少阴为秋、太阴为冬;在寒热变化中为少阳温、太阳热、少阴凉、太阴寒;其次,四象是阴阳的衍生,除了代表阴阳转化运动的量变过程特征外,还依附于阴阳的基本属性,同时具有对真实世界中复杂交叉体系的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进行定性区分的特征。这也是阴阳交感互藏、互根互用、对立统一的规律的体现。如在古典的物质要素区分中,四象可以用来定性四类基本物质要素的属性,《四圣心源·阴阳变化》载:“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即木为少阳、火为太阳、金为少阴、水为太阴,这与五行理论存在一定相关性,因而“四象”又称为“四行”。在方位属性中,四象分别代表少阳为东、太阳为南、少阴为西、太阴为北4个方向。根据四象的内涵阐释,四象理论可以作为一个基于阴阳学的独立体系用于分析多领域的事物发展和现象规律,如文化四象、自然四象、医学四象等。见表1。

图1土合四象模型

此外,如《周易·系辞》所言,四象还是承接两仪和八卦之间的枢纽,八卦是在四象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出的新理论体系。同样,五行理论的形成也被认为与四象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阴阳变化》指出:“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轮旋……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认为木、火、金、水四象是进行着轮转运动的,而运转的中央枢轴是为土,即“土合四象”,从而由四象化为五行[7-8]。见图1。

2中医四象是“天人相应”的同构性理论的运用

中医学是在古中国“天人相应”哲学思想下建立和发展的,它将人们认识宇宙自然的思维模式引入到人体生命活动中,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特色医学体系[9-10]。中医对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转归、诊治等相关理念形成之初便对四象理论进行了运用和发挥,从“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的思维观点出发,将四象元素融入临床辨证治疗、预防保健和生命现象的阐释。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307/720.html

上一篇:用好新媒体团建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南京
下一篇:纹样艺术的研究方法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